华盛顿横渡德拉瓦河
华盛顿在约克镇接受康瓦利斯率领英军投降
1784年1月14日,美国国会批准对英和约,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。1775年4月19日,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为推翻英国殖民统治、争取独立的战争在列克星敦爆发。同年5月,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军队,推选华盛顿为陆军总司令。1776年7月4日发表《独立宣言》,宣告脱离英国独立,成立美利坚合众国。1781年10月,英国殖民军主力在约克镇被击溃,被迫媾和。1783年9月同英美签订《巴黎和约》,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。
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
18世纪后半期,英国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。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。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,建立了纺织、炼铁、采矿等多种工业,经济比较繁荣。
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,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,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。1765年,英国人又想出个新花样:印花税。他们规定,一切公文、契约合同,执照、报纸、杂志、广告、单据、遗嘱,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,才能生效可流通。这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,于是,“自由之子”、“通讯委员会”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,各地都发生了反英事件,抵制英货、赶走税吏、焚烧税票、武装反抗等等。
这一切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恐慌,他们立即派军队镇压。1770年3月5日,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,当场打死5名市民,打伤了6人,制造了震惊北美的“波士顿惨案”。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,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起来了。
1775年4月19日清晨,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,列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。
1775年4月,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: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,有“通讯委员会”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。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。部队连夜出发了,4月19日凌晨,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——列克星顿。
英军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向前行进,经过一夜的行军。他们个个困倦不堪,呵欠连天。忽然,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村民,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。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列克星顿的民兵,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“一分钟人”,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,只要一听到警报,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,立即投入战斗。让史密斯吃惊的是,这些民兵为什么这样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呢?原来,“通讯委员会”的侦察员早就得到了情报,并立刻在波士顿教堂的顶上挂起一盏红灯。“通讯委员会”的信使,雕板匠保尔·瑞维尔看到后立即骑马赶到康科德报警。
“射击!给我冲!”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,原来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。他根本没把这几十个衣服破烂的民兵放在眼里,举起指挥刀发出了命令。
列克星顿的民兵立刻还击,猛烈抵抗英军的进攻,枪声震响在列克星顿上空,传出很远很远。几分钟后,枪声渐渐稀疏,民兵们因为人少,地形不利很快撤离了战场,分散隐蔽起来。
史密斯初战告捷,非常得意,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。英军赶到镇上时,天已大亮,旭日东升了,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,家家关门闭户,显得冷冷清清,史密斯下令搜查,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,折腾了大半天,什么也没找到。原来,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,“通讯委员会”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。
“撤!”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,连忙下令撤退。这时,镇外喊杀声、枪声陡然大作,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,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。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。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、灌木丛中、房屋顶上、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。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,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。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,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,狼狈不堪。
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,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,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。
这一仗,英军死伤247人,民兵牺牲了几十人,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,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,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。有个士兵说:“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,帽子被打掉了3次,2颗子弹穿透上衣。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。”
列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。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。
独立战争胜利后,美国人民为了纪念列克星顿的战斗。在这个村镇的中心,铸造了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。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,正是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。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。所以,列克星顿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,被人们赞誉为“美国自由的摇篮。”
早在战争爆发前,英国在北美驻军约8000人,战争爆发后陆续增兵,后来达到了9万人,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德意志的雇佣军。 而北美那边呢?只有分散各地的民兵,没有统一动作,装备还奇差,即便是后来建立了大陆军,人数2万余人。这也只是整合编制,装备、补给并没有实质改观。
扩展阅读:英军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啥打败了?
实力如此悬殊的一场战争,却持续了8年之久,最后以英国落败、美国独立而结束。 从实力对比来看,问题就出来了。那时候英国已经先后战胜了西班牙、荷兰和法国等劲敌,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。从理论上,英国绝对不会,也不可能让美国从英国独立出去的。但最后,英国还是放弃了。
当时,英军面对的主要有三难:
补给难。英国出兵北美当口,同时也在同欧洲传统陆权国家法兰西作战,而且就在英吉利海峡燃烧。同时,与对海洋强国西班牙、荷兰作战,多方战事齐发,英国自顾不暇,而且直布罗陀海峡、亚述尔群岛等海上要道被干扰。在这种背景下,英国战备持续补给北美的确是一个难题。一定程度上来看,美国独立战争,并不是北美局部战争,而是一场波及范围更广的列强战争。
运兵难。要知道,当时是18世纪,大洲之间的交流还停留在帆船时代。有人说,蒸汽船呢?其实还早着呢。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恰恰是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在1802年春天制造的,到1807年才试航成功。此时,美国独立战争早已结束。在风的驱使下,英国的船只到达北美需要2个月,最快也要一月有余。这意味着什么呢?你派兵过来,仗早就打完了。
打仗难。英国是异地作战,要面对的未知的东西有很多,如道路、地形、气候、疾病等等这些都要适应。当然,最难应对的还是疾病。如1781年春末,有决定意义的南卡罗来纳州的罗镇战役打响后。英国士兵尽管节节胜利,但还是遭到了一种叫做“伊蚊”的蚊子的攻击。很快,疟疾在英军军营里传播开来,半数的英军士兵出现头痛、发烧、抽搐等症状,哪还有什么战斗力。英国人坚守了两个月,在援军不至的情况下,统帅康华利勋爵只好举白旗投降。
其实,除了以上三点,还有其他主要因素,给英国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。如从战争的第二阶段起,法国人就掺和进来,与美国组成英法联军,并且进行了萨凡纳、约克敦城等战役,击败了英军的一次次攻击。 总体来看,民族独立战争本来就势不可挡,英国又遇到了一系列不利因素,这些都注定了英国不会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。
【版权声明】本站提醒您: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《美国什么时候建国 哪个朝代发现有外国人》信息时,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。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,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,邮箱:chief-editor#autotimes.com.cn,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