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使用相对价值模型的市盈率模型在评估股票价值时,会选择类似可比企业,通过股票价值V=市盈率*每股收益EPS(也可以说每股净利润)来估计。就是拿别人的市盈率*自己的每股收益,这个别人的市盈率是直接使用算术平均数还是修正后的呢?
财管理念就是模型的理念,力争更科学更靠谱,会从市盈率的驱动因素去找修正的要素。这里的修正和估计股权资本成本时的加载杠杠、卸载杠杠一样,是一个东东,用词不一样而已。
有哪些驱动因素呢?扯来扯去和股利支付率有关系了?推导的过程看着难受,我这里帮大家捣鼓一下,看是否容易理解。
股票价值V=股利1/(股权资本成本Rs-增长率g)
市盈率=股票市价/每股收益=D1/(Rs-g)/每股净利润=D1/每股净利润/(Rs-g)
不就=股利支付率*(1+g)/(Rs-g)了吗?就是把连除的(Rs-g)挪到后面去了。
【版权声明】本站提醒您: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《股利是什么意思(股利是每股收益吗)》信息时,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。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,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,邮箱:chief-editor#autotimes.com.cn,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。